欢迎光临网络时空
题记:
中场推倒休息后重新开局的“牛市下半场”,初期将以个股突围作为鲜明标志,单纯跟随指数难有作为或被动挨打,需要思维常新、行动敏捷,追求策略的进取性,讲究资金的流动性等于战斗力;“股改下半场”机会增大,但陷阱也随之更大(“猪养肥”之后杀两次乃至三、四次);以美元恢复强势及油价见顶表明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下滑周期,或者在救市和刺激经济新政之下,将衰退周期暂时平滑延后,国内经济先被输入性通胀所困,后被通缩阴影所忧,却在各行各业借改革之名行搭车涨价之中,呈现假通缩、真通胀;“经济下半场”的逻辑是利好下游行业,上游行业间或有反弹,总体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因此也就是外收内敛、精细化发展,或者在行业新景气之中培育出新蓝筹而引领指数“第二峰”(指数终场凸显高度)。这是一个看似糟糕其实最好的时代;如果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粗中有细之中严格遵循实战手册,做到短平快与稳赚狠,则眼前机会之大超出以往任何时候。
周一高开震荡走高,沪综指和深成指双双上涨,而中小企业板指数微幅下挫,个股涨跌各半,涨稍多。周一钢铁股在重组预期前提下,加强强势,而金融股之中券商股稍强,银行、保险则一般,房地产股只有三四线股走势偏强,整体处于调整势,另外,个股有热门继续显强者,也有走弱者,另外冷门股有转热点,但也有部分继续冷淡对于指数者。
上周本栏强调:3000点站稳之后,市场多空趋势分歧较少,热点也在理念分歧基础上有所弥合。随着储蓄资金跑步进入股市,个股初期分化,其后总体上台阶,最终涨幅大致一致,除非超凡脱俗个股最终将出现超级利润。因为,3000点一过,个股就会全面启动,现在选择性、排他性过程,只炒权重股、周期性热点是有原因的。本栏近期再度强调:未来,消费、科技、西部、中下游行业,成长之中的三四线股空间更大。
周二指数低开整理走低,前市钢铁股、券商股、电力股走高,后市这部分个股力度削弱,且周期性、权重股之“三资热点”(如资产性热点之金融、地产,资源性之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等、资金性热点之权重股)均出现回调,如此,指数最终仍出现一定程度下跌,不过中小企业板指数、沪B股指数出现反向走强,另外,个股盘中乃至收盘总体是个股涨多跌少,且今日热点相对活跃和强势,多数个股已经显著走强,包括航天军工股、消费之酿酒食品股、西部股、另外制造业之家电、计算机、电子信息、机械、汽车股等均走强,这与过去三个月完全不一样,本预测系统之预言多数个股形成钟摆运行之不赚钱状态已经55个交易日,7月是承上启下之月,经过了今年2月17日之个股普遍走强赚钱而指数则反而指数走得不快,到今年4月中旬之后,指数走得很快,反而多数个股不赚钱之后,眼前又进入第三个周期之阶段,以每三个月一个周期,目前属于个股全面活跃或再强势时期,是浮出圆平底、钟摆运动之后的第三阶段“辉煌第三乐章”,之后还有诱多阶段或牛市终场序幕开启等。
周四指数低开大幅震荡之后相对高收,沪综指微幅下跌,其他指数均上涨,反映出指数趋势未变、节奏稍变、而热点大变格局,低开原因在于国际油价、金价持续下跌,动摇了炒作资源股的主力步伐,而周边股市则颓势,则加重权重股摇摆,另外,杭州开始收紧二套房贷,其他地区将跟进,如此房地产股开始出现换手放大,至于信贷政策可能微调,也使得金融股尤其是银行股引导指数出现区间震荡加大,但多数个股初期跟随调整,最终觉悟过来,意识到前期未跟随指数上涨且已经调整充分需要独立走强的使命,下午,房地产股再度走高,券商股局部发力,如此,指数跟随快速扳回跌势,而个股一旦指数拒绝调整,则个股行情全面活跃和强势。
目前周边股市如美股大跌,亚太股市也多曲折,美股开始向下挑战半年均线,而中国香港恒生指数则受制于四年八个月均线而退缩整理,这必然制约权重股走势,兼有大宗商品拒绝单边走高,打击了炒作通胀投资者,信贷政策发生大的改变可能性不大,但目前局部经济尤其是恶性通胀抬头确有微调必要,在信贷规模和结构调整上尤其有必要,而且,目前权重股成长性已经严重衰退,部分相对较好行业也仅仅属于矛盾和压力稍有缓解,兼有多数个股早就调整在线,如此指数调整很难进行,但权重股、周期性及三资热点退潮或分化是必然,而非权重股、非周期性或非三资热点将逐渐你方唱罢我登场!
重组、科技、消费、三四线股、非权重、非周期、中下游行业将逐渐成为主角,逐渐由冷板凳变热,反之前期热板凳个股将走人而进入阶段性惯性诱多趋势。
造纸、水泥、玻璃、陶瓷、塑料、酿酒、汽车、家电、军工科技、粮食等消费业(主要是快速消费品)、制造业(中下游制造业)周期业绩预期较佳;而有色金属行业继续疲软、钢铁业虽然价格连续12周上涨,但矛盾压力重重,煤炭石油果然景气高企或维持,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限制其进一步上涨之持续性,至于电力稍有好转,也继续困难重重,总之权重股行业成长性不及非权重股类型。
非权重非指数化热点显然将再度以成长性成为主角,当然,券商、房地产则还有余力,尤其是三四线相关行业个股。至于权重股也非全部否定,周期性个股关注三四线股、权重股关注中下游、三资热点与中下游、科技、重组、消费等题材交叉。沪综指今日收在5日和10日均线之间,如此比银行股稍好也将出现横向打磨态势,但向上趋势不改;银行股如工商银行5日均线已经死叉10日均线,如此,近期趋弱,但未必单边走低,周四反抽之后总体将表现为区间震荡态势,而多数个股脱颖而出。
目前市场调整很难成行,第一整体行情做多时间已经不足半年或一年;来不及调整了;第二、多数个股已经于指数反向行走,钟摆形态已经三个月甚至5个月没有上涨了;第三、股改大政、经济防止衰退、牛市诱多均没有完成,如此指数很难实质性调整。
策略上需要注意:随和和思考,注意趋势惯性,适当之中冷热互换。
近期越来越多的现象证实权重股及周期性个股炒作有三个脱节,第一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势及水平不一致,国际大宗商品虽然较低点有一定扬升,但离历史高点还很远,近期是不涨反跌阶段;第二、目前中期业绩预增行业全部是重组股、科技股、消费股、非权重三四线股,诸如造纸印刷、建材、家电、机械、汽车等行业全部是成长性行业,增长与预增态势很明显,但有色金属等成长性并不突出,甚至较历史高点非常不理想,煤炭石油虽然稍好,但也未必持续,至于房地产行业实体经济之中虽然产生较大幅度上升,但股价却未创出历史新高,则显示某种背离与股市中人更为理性的看法;至于电力、钢铁虽然有起色,但总体属于过去压力和矛盾有所缓解,但也仅仅如此,另外,即便带有对于未来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预期,也不能将通胀当成全球趋势,以为经济会增长或快速成长若干年,美国已经发展30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已经到了全球经济容易减缩或走下坡路的时候,目前所作的努力,仅仅是挽留景气,避免衰退而已,国际大宗商品已经走过十年打底埋伏,如此厚积之后的5年薄发,经过中场推倒之后,目前进行的是最后两年的高位拉锯时间,最终价格向下崩落是必然的。特别是目前中国居民收入不及发达国家收入之1/10,反而物价水平却居于全球最高,这相当不正常。
当然权重股的走强,虽然粗放方面显示了经济景气的预期,不过最终走强未必得到基本面成长的支持,只所以走强时补涨及平均主义所驱动,更代表股改行情之中向国有股、法人股之利益最大化在股市游戏规则方面的刻意安排,随着7月7日已流通股超过未流通股比例,过去大小非或大小限之“限售股”因为压力反而生出矛盾、更是动力的反向驱动力则出现百姓及投资者自然追涨接受,而实体经济创业者、风险投资家、包括大小非或大小限之可以借助市场惯性随意卖出好价格。
未来市场炒作需要经得起三个考验,国际因素考验、中报等业绩支持,与中国居民收入及消费支出结构比例相协调。
周二负面消息压力:杭州收紧二套房贷,为楼市降温,预期其他地区如上海都会跟随,对于近日急升的房地产股构成一定拖累,本栏认为指数影响不大;另外,温总理重提钢铁业重组,钢铁业继续局部受追捧,不过大矿山向中国钢铁业施压,对于钢铁股整体走高构成压力。
本栏认为:1、权重股热点退潮,非指数化个股热点全面活跃和崛起,原权重股及周期性个股之中电力、钢铁稍稍有潜力;2、指数很难调整,原因在于3000点之后外围资金尤其是储蓄资金已经开始跑步进入股市;会充分吸纳市场之抛压,并承接新股承压;另外多数个股已经调整在先三个月以上,另外,权重股区间整固,行情继续需要展开,总体行情很难接受由足够时间调整;3、个股行情进入第三阶段,将逐渐形成主升浪;4、善于坐冷板凳,热门股均由冷门股而来;5、未来指数或非指数个股均需要以国际价格变动因素或国内环境下其真实业绩尤其是成长性作为标志,再加上注意市场逻辑、注意中国局面物价水平居于全球前列,但局面收入却不及发达国家1/10,如此,不支持以通胀作为经济复苏主要依赖角色。
目前中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很多人不愿意老老实实种田、做工、不愿意制造业,而喜欢炒买炒卖原材料、能源等资源股,金融、地产等资产股,权重股等资金推动型热点,实体经济有好转,但深刻之处没有改变,而虚拟市场则被实体经济之中资金所冲抵,这样会刺激资产价格泡沫化过程。想一想,进入下半场(经济的、股市的、股改的下半场),还在那里炒作上游行业不觉得滑稽吗?
坚持在资源股与科技股之中重点布局科技股、在投资与消费之中重点选择消费、在发达区域与西部等欠发达地区重点选择西部等区域;在上游行业与中下游行业之中重点选择中下游行业;在工业品与农副产品之中重点选择农副产品;在权重股与非权重股之中重点选择非权重个股;在快速消费品、耐用品与奢侈品重点选择消费品等。
本人认为:理性而长远且遵守纪律的投资方式:我们坚持理性、深刻看待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和前景。1、价值+成长的双重轨迹;2、粗放而细致的选股视野;3、国际视野、中国因素、市场逻辑;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5、消费取向、科技创新、西部经济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短线风险关注:1、过热行业的泡沫化倾向,不是价值而是趋势追随,有被市场纠正的可能;2、半年均线金叉四年八个月交易成本均线容易折回而检验,此时不跌,则不会再跌,至少短线下挫概率降低;3、注意7月有两个时间周期点;4、权重股及周期性个股是倍数利润,而非权重股、非周期性成长股则有10倍乃至30倍甚至更高收益。
3000点站稳之后,市场多空趋势分歧较少,热点也在理念分歧基础上有所弥合。随着储蓄资金跑步进入股市,个股初期分化,其后总体上台阶,最终涨幅大致一致,除非超凡脱俗个股最终将出现超级利润。
消息面方面需要关注经济增长是否出现由过于粗放态势而转向内需和刺激消费的正确的逻辑取向!?
行情大的轨迹乃至具体细微节奏与本栏前期至今预测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