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网络时空
题记:
中场推倒休息后重新开局的“牛市下半场”,初期将以个股突围作为鲜明标志,单纯跟随指数难有作为或被动挨打,需要思维常新、行动敏捷,追求策略的进取性,讲究资金的流动性等于战斗力;“股改下半场”机会增大,但陷阱也随之更大(“猪养肥”之后杀两次乃至三、四次);以美元恢复强势及油价见顶表明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下滑周期,或者在救市和刺激经济新政之下,将衰退周期暂时平滑延后,国内经济先被输入性通胀所困,后被通缩阴影所忧,却在各行各业借改革之名行搭车涨价之中,呈现假通缩、真通胀。去年9月12日本栏预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个交易日之后的9月19日指数开始井喷,“刹车”之后指数仍带俯冲惯性,至11月5日当周,本栏指出6124点以来调整已55周,指数完全回稳,牛市(股改、经济)之下半场开局;这是外收内敛、精细化发展,个股财富真实可信的时期,或者在行业新景气之中培育出新蓝筹而能引领指数出现“第二峰”,指数终场凸显高度。也即去年秋冬季,面对全球金融动荡和经济飘摇的“严寒观感”,本人是坚定地乐观主义、浪漫主义者,而今本人继续秉承既乐观(仍是牛市)又同时清醒的态度(是下半场的性质)继续前行、不断攀登和进取!沪综指再次跨上3000点之后,伴随外围资金包括储蓄资金跑步进入股市,重启新股IPO等,是机遇和压力并存,指数越往上走,投资者基于不同视野而有多空分歧,或者本着保守及创新,对于热点具有不同偏好,或者也在不知不觉之中迷失方向,所谓“心中有罗盘,人生无歧路”,我们可以一时“信马由缰”地探索前进,但驰骋于“天马行空”的必然王国,还是需要具有思想深度,市场升腾的逻辑自然而严谨,也即股市投资需要主心骨和定盘心,对于趋势及策略重点、对于目标股尤其如此。必须符合下半场的炒作逻辑,以非权重股、中下游、三四线股、科技、重组、消费、中西部为主的新区域增长点作为行情重点及主角,而权重股、上游、一二线股、资源、旧价值股或成长性严重衰退的业绩股、投资性热点、成长速度已经放慢的发达区域个股仅仅只能作为行情配角出现。必须要有新思路:30年改革开放所积累的“成果”借助股改过程释放资本裂变力量,低迷鸷伏13年之后制造业的一飞冲天,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及20年消费压抑瓶颈口的突破产生的“滚雪球效应”,短视思维的纠偏、错误理念的改正,如此产生巨大的反趋势修正力量,将使得指数如山谷之中带响的“弓箭”,直冲云霄,再造指数“第二峰”,而指数登峰之旅,就是个股造极之始。---还是那句话:这是一个看似糟糕其实最好的时代;如果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粗中有细之中严格遵循实战手册,做到短平快与中长期稳赚狠,则眼前机会之大超出以往任何时候。
按常规思路,周一必跌,但非常规思路则必涨,因为N中冶(601618)周一上市,兼有十家新过会被核准上市的公司周一刊登招股书,投资者感觉市场压力太大,新股扩容有点不近人情;但超常规思路则不然,正好配合大中小三个菱形右边端点重合之之后打压作准备,图形可见60日均线平走有压力,30日均线虽前期跨越但仍下行行走,且半年均线在快步上移,如此,指数必然是出现高点平移,低点下移之放射形态(扩散)、之后则走高,形成收敛。指数本周完成甩打之后的上行是必然的,且行情越挨近国庆前越平稳持久,当然,在看好行情发展趋向时,我们继续对于顶风融资者说不,对于粗放经济热点说不。最终可见,周一低开震荡走低之后崛起,午后个股多数强势,且指数最终微微翻红。
周二指数与周一完全相反,形成服从俯冲向下、对于周一探底回升却仅微涨的格局,指数冲高回落,被5日均线和10日均线即将死叉而逼回,且对于周一下影线进行再度回试;且顺从下行而脚踩30日均线和20日均线病再度逼近半年均线。周二做空力量有三种:第一是中国中冶(601618)在周一换手66%之后,进行打压向下,反映周期性权重股或者产能过剩行业的不佳前景;第二、是创业板发行在即,这种打包发行对于场内资金构成压力,且对于最近刚上市新股进行快速折旧;第三、是航天军工股继续冷处理打压短线获利者空间,封杀了短线拉空之后杀跌力量,为中线行情拉升进行洗盘。周二之热点是酿酒食品、商业连锁、计算机、电子信息、黄金股、电器股等。经过近期上周发散性下跌,本周前半周收敛,估计后半周行情再度崛起,目前8月行情调整到月底,常规做法是做空降低仓位,为节前后不定因素作风险排除,或者为不合理融资和再融资所激怒或颓废,非常规则采取超限战,极为看好后期市场,注意:9月1日上涨至今,已经16个交易日,布林线已经收口在走平上行(周二是第一次上中下轨道均上行)、MACD也处于DIFF接近零轴之后下压挨近黄线,估计指数还将经过一个交易日,或者再度4个交易日指数将在完整调整40个交易日之后形成大中小三个菱形整理右边端点完全结束之后,形成大幅上浮上涨,其中,中下游、三四线股,也即科技、消费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热点将形成主升浪。我们须在否定粗放经济和对于产能过剩行业的新股IPO及老公司再融资说不。
国庆节前认为市场在总体上升格局之中,应尽量保持进取但平和心态,注意板块节奏和热点重心。
时下:沪深股市秋高气爽,但指数与个股表现不尽然,需要区别对待。应以创新型经济对抗粗放型经济,以娱乐牛市对抗正统僵化之教条。
事实上,目前市场各色人等分为两派,一派是指数派、一派是非指数派,或者还有中间派和不明所以的投资风格的跟风派。前者前瞻深刻理解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变局和炒作逻辑的人,他们是先知者,是领航者、是发明家、是风险投资家(关注哪些股权收益最大)、是创业投资者(哪些企业和产品、领域更有潜力巨大魅力)、是价值品收藏家(智慧型投资者)也是政治家(着眼于经济发展之不平衡或者借此杠杆反向),而不是像后面那些人一样属于活得很累的数据派,或者被动跟随指数行走,在不同风格切换之中常常弄不清节奏和重点的狭隘经验主义者。
未来创业板将对于投资者有何影响,其实压力和动力并存,我们需要甄别主辅因素,比如我们将创业板划分为五大因素:创业、风险投资、科技、新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它们将改变传统思维、推动经济转轨、提升生活品质。从以上视野看出,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理智对待未来的投资标的,在主板未来的创业板,选择纳那些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收藏家(其实也是立足全方位的政治家);而非经济数据和指数所能揭示的投资方向(产品品牌、企业类型、行业状态、股权等)。
本栏认为:与粗放经济决裂、从被动跟随指数中觉醒、觉悟之中走出新路!估计9月16日前指数还有反复,但9月份属于恢复性上涨,10月和11月将是加速上升,尽管如此,鉴于中国经济增长乃至世界增长之发展新道路,在重振增长之中,我们既要注意趋势、速度和节奏,也有注重培育新的增长点,这种新的增长点,是“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的政策延伸和细化,是对于“中国元素”的深刻理解,是“具有中国定价权”的足够尊重和重视,是创新制度和创新技术的理解和发扬,可以预期,指数乐观,但权重股仍脱离不了B浪反弹的性质,而绝大多数个股才是主升浪,中下游行业、重组、科技、消费等三四线股或者新生代行业龙头,或者代表新的生产力的企业将产生巨大收益,用本栏自己的形象话来说:就是指数一百米、个股一千米,指数一千米、个股则一万米。也即指数一小步、个股一大步;坚持创新思维,反对墨守陈规,则我们的收益远超指数,反之则甚至连指数也跑赢不了。
8月之后的本轮调整,一是改正错误,而是借机敲山震虎,为指数未来登峰、个股造极创造的一次洗盘机会,可以认为,只有经过洗盘,坐轿者才从单边坐轿变成了未来的抬轿者,只有经过洗盘,才能使得机会洗出公平和机会;只有经过洗牌,风水才能轮流转。
在重振经济之中,我们必须着眼于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
所以,本栏始终强调:大洗牌、大机会,起落大、弹性更大。指数突破2007年以来大菱形整理右端时间敏感点,走出近期调整之小菱形整理之中轴,步入瓦解此小菱形整理之右端非常有希望。
前期那种炒作涨价、炒作通胀、炒作垄断之思路是十分错误的的,以涨价、行业垄断挤压民生等粗放经济做法,实践证明行不通,加上美元指数如本栏前期反复预言和强调,出现了翻转上行之强势态势,这样一来,将对于大宗商品构成沉重打击,当然,短期内上述二指数也未必完全走出对立趋势,经过此番否定之后的再度崛起,那种喜欢炒作“资源、资产及资金性”等“三资股”的错误将得到抑制,至少不会再度成为行情主角,未来景气维持,但物价得到控制和压制,如此对于中下游行业是极大利好,所以一旦权重股稳定,则大量个股跟随指数盲目被错杀之后将很快走出创近期新高行情。可以认为,其后资源股和权重股将是“海阔凭鱼跃”;而中下游消费、科技等非权重股等将是“天高任鸟飞”。
|
从大小菱形之结构解读眼前行情下跌机理以及未来如何走出困境或者由此需要注意什么状态?见下图: |
|
|
|
|
|
我们一定要坚持投资具有中国定价权之消费品和科技品。
可以认为:由于大宗商品没有定价权、中国是资源消费国,而非资源大国,过分炒作大宗商品是为通胀买单、为他人作嫁衣;而炒作资产类个股,由于货币没有定价权,看美元汇率行事,如此,海外金融资产不安全,那些过分涉足海外的中资银行股、保险股也不安全,连带受影响很重的房地产价格也会剧烈波动,过分炒作这类个股,也是很悬念的;至于炒作权重股更是助长垄断国企之圈钱嫌疑;炒作新股则更是助长那种以市场化为名进行恶意圈钱的不合理制度大开绿灯。
可以认为,中国经济目前完全被美元所牵制,当美元蓄意贬值的过程之中,中国海外美元大幅贬值,对应地以美元计价之所有的大宗商品价格就走高,而且由于中国刺激经济复苏的步伐更大,中国海外采购成本大幅提高,在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和议价权上更加陷于被动状态;反之,当美国经济稍见好转,则开始收缩海外欠债,却因美元升值,挫败大宗商品及粗放经济,中国高价吃进的物资再度套牢,库存增加、资源跌价—资产缩水—资金流转不灵,如此,工业经济下滑—房地产、股市—中产阶级资产缩水、银行和社会上流动性减少,通胀变成滞涨和衰退,经济大起之后大落。
目前中国经济如果跟美国等西方经济联系过紧,且理论体系摆脱不了其体系,则被迫买单是必然的。
如果中国经济不彻底反省,则会应验本栏曾经所强调:繁荣必然会来,但悲剧不会避免。不说也将在此波牛市下半场尾声阶段会出现繁荣后的悲剧。眼前出现比将来出现更具有相对的免疫力。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为避免大起大落之后的硬着陆方式,不能再货币政策上采取过松过紧之间缺乏过渡的状态。
短期看,市场取决于商品指数和美元指数关系,长期看依然如此,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要彻底摆脱别人,需要自立自强,自主定价和议价,在资源、资产和资金上均需要有自主权,而真正能具有抗跌性质的行业个股一定是具有中国定价和议价权的消费品和科技品。
预期,国庆节前或创业板推出前市场有望逐步走好,本来这波调整就是有意识地放慢步伐,新股近期发行太快、定价太高加上上市首日有人利用第一天开盘涨跌幅限制更宽松人为哄抬高定价,然后逐步走低,再者大宗商品随国际商品指数走低,如此指数出现了调整,这是否定粗放经济,而首肯精细化经济,经济总体环比上行,但同比却制约物价水平继续不合理推高,这是非常有利于中下游行业和民生经济生活的,可惜近期很多机构投资者简单看指数,造成多数个股被错杀,眼前将得到极大改正。
今后需要注意:缺乏资源定价权,需要看国际大宗商品指数行事;便缺乏资产定价权,而缺乏资产定价权,则缺乏资金安全保障,一言以蔽之,上述权利缺乏,则中国经济受制于人,中国金融安全从何保障?无从谈起!于是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永远是繁荣在延续或来临,但悲剧总是难以避免,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永远在大起之后大落,大落之后大起,当然,利益集团是很喜欢这样的,智慧型投资者也因此,从资金和筹码两个角度去换位思考及行动,如此,在恐慌之中去承接,在高亢之际去派发,正如本栏前期言及,水落石出中,浑水摸鱼时,只有头脑和思路清晰,眼前如此,不是恐慌之时,而是高兴之时。只有在下跌之际,才能失检便宜货,只有危难之中才见英雄本色出。
但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长久不稳定,大起大落,也是很大隐患,因为,当前国际大综商品价格看商品指数,且归根结蒂是看美元指数,于是,当商品指数上涨时(主因美元处于贬值状态),中国市场广阔,需求更大,但却因为缺乏资源定价权,于是将为全球通胀买单,是舍己为人;且所谓外汇不回家的死政策,使得主动或被动大量购买的美元资产(债权和股权、包括海外并购资产就大幅缩水);而当美元升值时、则大宗商品回落,如此,又导致资源价格回落,工业经济下滑、倒逼股市和房地产等资产跟随不断缩水,加上某些利益集团人为哄抬国内价格,或者与民争利之垄断,不仅民不聊生,初期是国富民弱,民弱则国强被削弱,加上财富成果流失海外,及向国内利益集团转移,长此以往,中国改革开放,美好的想法开端,最终被少数人窃取,国家金融安全便危在旦夕、国家政治及民族独立也受到严重削弱!所以,中国要改革开放,更要独立自主,要走新路不走老路,资源、资产及资金性热点具有对于指数稳定上行的重要作用力,因此需要它们加以表现,但财富效应更足更主动走强之领域,则是长期本栏更看好的具有中国定价权之消费品和科技产品。
当大菱形或小菱形之整理完毕,时间上稍有跨度,则中期趋势会加速上行。
这波行情调整揭示出一些本栏前期反复多出指出的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必须精耕细作,而非粗放增长。技术上在指数处于上下圆弧碗口价格重叠处的主动退缩整理,有敲山震虎之效、调虎离山之策,有利于震荡洗盘,加速资金布局向中下游正确倾斜,为指数创历史新高的努力打下基础,这种调兵遣将非常富有积极意义。
重要均线上两次打绳结,以为未来行情更加凶猛上涨作方向力量铺垫,且属于上游行业资金加速向中下游行业布局的吞吐过程,也是粗放型热点被舍弃、精细化热点再度加强成为主角之过程,属于指数登峰、个股造极之最后一次洗盘。
中国经济不能过分依赖过桥涨价、通胀、垄断来推动经济稳定和所谓复苏进程。
必须靠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自主民族品牌、内需消费为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发展经济,这对于权重股过分炒作、将大宗商品的恢复性反弹当作一轮新的周期来看待。如此,正好为重组、科技、消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前投资者一般是正统的理念、狭隘的指数观,教条主义地看待市场及技术。
虽然指数具有暴风雨,但一般暴风雨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但今后之路如何走更为重要,可以认为:错误理念步步维艰、正确理念前途光明更为坦途!走老路死路一条,走新路才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