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4年稳增长思路明晰 (2024-01-11)
  • 上海发布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32条” 大力推动S基金发展 (2024-01-11)
  •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2022-10-16)
  • 信息量很大!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2022-09-23)
  • 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国常会明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季度货车过路费减免10% (2022-09-23)
  •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五大措施促就业创业 促消费有新举措 (2022-09-09)
  • 国务院减税支持创新: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提至100% 企业购置设备可加倍计扣 (2022-09-09)
  • 深改委会议要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2-09-07)
  • 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上市退市属资本市场常态 不影响继续融资发展 (2022-08-14)
  •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022-05-16)
  • 中财办、发改委、央行、商务部齐发声!力争上半年落地已确定政策 全面加强基建! (2022-05-13)
  • 国务院最新部署 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2022-05-12)
  • 重磅!一行两会同日发声 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平台经济等 (2022-05-05)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2-05-01)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央行确定今年信贷政策 要求银行支持四大新兴产业

    2014-02-21 08:33


    www.eastmoney.com2014年02月21日 01:08


        央行已将2014年信贷政策工作意见下发给各分支机构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央行明确,2014年要切实发挥信贷政策导向,更好地支持转方式调结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提出要进一步做好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增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央行信贷政策的响应力。

      央行确定今年信贷政策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响应力

      抓好科技文化金融政策措施落实工作,开发适合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特点的融资产品,支持信息消费、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首套自住购房的贷款需求

      上证报独家获悉,央行已将2014年信贷政策工作意见下发给各分支机构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央行明确,2014年要切实发挥信贷政策导向,更好地支持转方式调结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提出要进一步做好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增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央行信贷政策的响应力。

      央行所提2014年信贷政策工作意见重点之一是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具体包括开展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同时,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试点工作;做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各项金融服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继续扩大集体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规模,促进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鼓励沿海地区各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支持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养殖;同时提出要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有效满足普通农户的金融需求。

      做好新型城镇化各项金融服务也是今年央行意见的着力点。央行提出要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要推动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

      在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方面,央行要求着力加大对城镇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城镇土地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城镇生态建设等的支持力度。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支持治理规范、内控严密、功能突出、财务持续的地方平台公司的市场化融资。积极推进市政债的市场技术准备等相关工作,拓宽城市建设市场融资渠道。

      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央行一贯的思路。央行提出要抓好科技文化金融政策措施落实工作,开发适合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特点的融资产品,支持信息消费、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推动文化企业通过债务资本市场融资,督促金融机构全面落实金融支持包括养老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要求。

      央行同时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大对公路、流通、能源及煤层气抽采等领域发展的支持力度,在信贷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做好铁路、船舶等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振兴的配套金融服务。

      同时,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过剩产能、转型转产、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向境外转移产能、开拓市场的信贷支持;不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和违规在建项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不断提升节能环保、循环经济、防治大气污染领域金融服务水平。

      对于市场关注的房贷政策,央行明确提出要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首套自住购房的贷款需求,切实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金融服务水平。

       地区融资规模首度公布 央行精准监测区域金融风险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首度公布央行精准监测区域金融风险

      通过统计地方社会融资规模,监管层对市场俗称的“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风险,有了更详细、更准确的监测方式

      20日早间央行首度公布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广东、北京、江苏占据了2013年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前三甲。

      央行调统司负责人指出,建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除了有利于加大金融对区域经济的支持,还有利于加强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测。例如,有的地区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比例较高、增速较快,可能需监测其蕴含的金融风险;有的地区与政府有关的融资增长较快,该地区政府债务风险可能需加以关注等。

      地区融资结构存在差异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全面反映一定时期内金融体系对某一地区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

      其统计口径和内涵与全国社会融资规模一致,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

      值得指出的是,早在2012年央行就已经建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制度。经过两年的摸索,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质量和时效性明显提高。目前汇总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全国数据间的误差率一直稳定在0.2%左右,比2011年下降1.6个百分点,明显低于汇总的地区GDP数据与全国GDP的误差水平,已基本符合统计数据发布的条件。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最多的前六个地区集中于东部六省市,即广东、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和上海。其中广东的社会融资规模高达13826亿元,居于榜首。

      但是,结合这几年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融资的集中度在持续下降。2013年我国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最多的前六个地区融资额合计占全国的37.9%,融资集中度比2012年下降1.5个百分点,比2011年下降6.2个百分点。

      而且,融资的区域不平衡状况明显改善。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占同期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总额的52.2%、19.6%和21.9%;东部地区占比比2011年下降6.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占比分别比2011年上升2.0个和2.7个百分点。

      有意思的现象是,目前不同地区的融资结构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中、西部地区融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直接融资占比较高。2013年,中、西部地区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其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分别为51.8%和54.6%,比东部地区分别高2.4个和5.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直接融资占其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为13.5%,比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高1.5个和3.0个百分点。

      助力区域金融风险监测

      央行调统司相关负责人指出,建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有利于全面反映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加大金融对区域经济的支持。

      在传统的经济金融关系分析中,通常以新增贷款反映金融对区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但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较快,金融结构呈现明显的多元化态势。特别在部分沿海发达地区,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已降至50%以下,该指标已不能全面反映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

      以北京地区为例,上证报记者测算发现,2013年人民币新增贷款仅仅占据该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31.5%,而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规模高达33.8%。

      可以说,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指标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区域金融发展特点。上述负责人介绍,例如,有的地区直接融资比重较低,企业融资结构有待改善。建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有利于研究融资结构对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优化融资结构,培育和发展区域金融市场,满足不同地区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除此之外,分地区统计社会融资规模也有利于加强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包括了各类融资工具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监测分析,能够发现区域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例如,有的地区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比例较高、增速较快,可能需监测其蕴含的金融风险;有的地区与政府有关的融资增长较快,该地区政府债务风险可能需加以关注等。

      也就是说,通过统计地方社会融资规模,监管层对市场俗称的“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风险,有了更详细、更准确的监测方式。(上海证券报)

       央行二度正回购 隔夜资金利率仍跌破2%


      央行祭出第二次正回购操作,市场资金价格却延续下行基调未改,显示流动性格局正向着宽松的方向演变。昨日的银行间市场隔夜利率收报1.9124%,为去年4月1日以来时隔10个月后首度跌破2%。

      在昨日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继续回笼资金600亿元,锁定资金期限为14天,操作利率3.80%。受此影响,相同期限14天的市场质押式回购利率较上一日续跌53个基点至3.9865%。除1个月期等几个成交稀少的资金价格微升外,其他利率均为连续大幅回落。

      资金的意外宽松,引发市场人士各种猜测。对于习惯了去年以来高利率的交易投资人士而言,目前这一过度的宽松可能难以找到完全可对应的理由——无论是汇率持续升值及国内经济回暖可能带来的热钱,还是金融监管部门去杠杆已暂告一段落等,从眼下看,市场极具不确定性。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1月14日刷新高位至6.0406后,便“头也不回”地开始了回调之旅,昨日的即期收盘价6.0834较彼时已贬值。

      除人民币的逆势走贬外,2月份的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初值则降至7个月新低的48.3,经济活动的萎缩或在持续。

      实际上,公开市场下周将没有任何工具到期,这意味着已重启正回购对冲的央行手里仍有牌可出。

      数据显示,本周两次均为14天期的正回购已合计回笼流动性1080亿元,下周零到期之后,3月的第一周又将有1080亿元的流动性到期投放,而在3月份余下的交易日中,同样将面临这一公开市场货币工具全部缺席的局面。分析人士猜测,除正回购规模的继续加码外,可锁定资金更长期限的央票或有望加速出台,时间窗口也可能会早于去年第一期央票发行时的5月中旬。(第一财经日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043,954, 栏目计数: 5,182,111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