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4年稳增长思路明晰 (2024-01-11)
  • 上海发布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32条” 大力推动S基金发展 (2024-01-11)
  •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2022-10-16)
  • 信息量很大!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2022-09-23)
  • 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国常会明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季度货车过路费减免10% (2022-09-23)
  •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五大措施促就业创业 促消费有新举措 (2022-09-09)
  • 国务院减税支持创新: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提至100% 企业购置设备可加倍计扣 (2022-09-09)
  • 深改委会议要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2-09-07)
  • 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上市退市属资本市场常态 不影响继续融资发展 (2022-08-14)
  •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022-05-16)
  • 中财办、发改委、央行、商务部齐发声!力争上半年落地已确定政策 全面加强基建! (2022-05-13)
  • 国务院最新部署 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2022-05-12)
  • 重磅!一行两会同日发声 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平台经济等 (2022-05-05)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2-05-01)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投资,市场说了算

    2004-03-10 08:10





      
        ---"两会"热门话题系列述评之三

        2004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3月6日,马凯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做的报告中称,要组织实施投资体制改革;抓紧制定和完善投资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3月8日,马凯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新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已经原则通过,将尽快出台。

        种种迹象显示,投资体制改革的号角已然吹响,只待前行。

        却顾"蹒跚"所来径

        提起投资体制,最容易产生的联想就是一道道审批程序,一个个红色公章,一拨拨聚集在主管部门前的等候人群。

        的确,传统投资审批制度从共和国成立起推行至今,程序之复杂,等待之漫长,让许多人望而生畏。不可否认,这种由政府直接投资、组织的经济体制曾经为奠定共和国的工业基础,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一五"期间,以156个重点项目为中心的594项限额以上项目的建设,就归功于当时高度集中的投资体制。

        然而,没有创新的思维必然走向僵化。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在传统的投资体制的理论认识和指导思想下,我国多次发生从投资总量到投资布局上的重大失误,损失浪费现象普遍存在。进入90年代以后,地方政府在审批投资项目中的决策权力逐步扩大。然而,由于市场机制的缺失,投资决策失误仍屡见不鲜。90年代初全国性的"圈地运动",海南出现巨大的地产泡沫,至今还是许多人的梦魇。

        观念的落伍让我们尝尽了苦头。1992年,投资体制改革迈出新的步伐。经常性预算和建设预算实行相分离的复式预算管理,国家开发银行的组建使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离。资金控制成为投资调控的主要手段。不过,投资体制的"老三篇"问题,投资规模、投资效益和投资结构依然困扰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原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田江海曾用一个"难"字,概括投资体制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董庆周说,将GDP增长等同于政绩,闹出很多怪事。洗头房成了大项目,重污染的夕阳产业也成了香饽饽。因此,要想真正深化和推行投资体制改革,一场"思想上的洗礼"成为必需。

        "上下求索"觅真知

        "两会"期间,坚持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理解新一届政府工作纲领的"金钥匙"。这场思想上的重大突破,恰如"知时节"的春雨,给新一轮投资体制改革注入了丰富的理论营养。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曾直言现行投资体制改革的弊端,"中国不缺资金,关键是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资金效益的理论前提也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的发展,就是要追求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要统筹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就是要摒弃将GDP作为衡量政绩唯一标准的思想。

        众所周知,行政审批制是投资体制改革的焦点。财政部原部长刘仲藜就指出,政府宏观管理投资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转变政府的管理理念,突出市场的导向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段永基说,行政审批使少数有使用权的人享用了资源的巨大价值,这是不公正和不公平的分配。至于政府的作用,上海团人大代表李明豫建言,政府加强宏观监控,要变事后监督为事中监督,建立评估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而据马凯透露,已经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原则通过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将对政府的投资管理做出规定,促进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同时,将极大地扩大企业在投资方面的决策权,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新方案中,政府将对投资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对于需要利用国家财政性投资等政府投资项目,不论项目投资规模大小,仍然维持现有的审批制管理办法;对不需要国家财政性资金支持,但项目建设涉及国家安全、重要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的重大项目,实行核准制管理办法;对不需要国家投资、能够自行平衡建设资金和落实建设条件的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实行备案登记制管理办法。这得到了众多人大代表的积极回应。

        牵一发而动全身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体制改革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最为滞后的一部分。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客观原因是投资体制改革涉及的部门之多,是其他任何一项经济体制改革都不能比拟的。除企业外,它还涉及财政、税收、银行甚至人事制度的改革。

        众人期盼的新投资体制改革方案究竟能在实践中产生多大的实效?两个关键词"核准"和"备案",给了人们期盼和遐想的理由。然而,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的配套措施,仅投资体制改革方案一项恐怕还是孤掌难鸣。

        例如,不少专家认为,"投资项目分类管理"的真正含义难以把握。哪些项目该"审批",哪些该"核准",哪些只需"备案",恐怕需要进一步的细则来说清楚。

        另外,为投资主体提供规划设计、项目评估、财务、信息等投资咨询服务机构也需要进一步整顿与规范。甘肃团人大代表赵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净化招投标市场,规范投资领域的行政性收费,为投资领域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是落实投资体制改革所必需的。而与此同时,任何一项措施的推进,都需要法律和法规的监管。如果负责核准的政府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改革也就成了空谈。

        马凯在人民大会堂宣布新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即将出台的消息,言犹在耳。我们切实感觉到,一直为各方所关注的投资体制的变革之门正徐徐开启。改革的号角已吹响,相信在鼓角铮鸣之后,终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上海证券报 记者 雷玲昊)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059,657, 栏目计数: 5,185,226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