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2022-09-07)
  • 阿里巴巴香港二次上市 计划筹资100亿美元 (2019-06-27)
  • 国际金价强势反弹创近14个月新高 一季度全球央行对黄金开启买买买模式 (2019-06-12)
  • 世界黄金协会:各国央行购金成推升全球黄金需求重要因素 (2019-06-10)
  • 央行组合拳三连击 稳定外汇市场预期 (2018-08-29)
  • 人民币回调幅度有点大 外资一直在抄底人民币资产 (2018-07-20)
  • 多只分级B两日零成交 基金严防分级B“蝴蝶效应” (2017-05-04)
  • 央行继续锁长放短:755亿央票续发+110亿逆回购 (2013-08-14)
  • 证监会5月新批5家QFII (2013-06-18)
  • 各类机构加快布局前海 多家基金公司布局 (2013-01-18)
  • 美银宣布再减持建行104亿股 (2011-11-15)
  • 可转债配置时机显现 (2011-09-09)
  • 央行多手段匹配机构流动性需求 (2011-09-07)
  • 史玉柱扫货民生银行H股 半月8次买入3816万股 (2011-09-03)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周边市场 >> 汇金·国债·基金·港台 >> 公开信息

    基金经理诉说四大投资苦恼

    2004-07-19 21:13




      市场自今年4月步入绵绵跌势以来,基金的净值也随之大幅缩水。基金昔日夺目的光环早已褪却,基金经理不得不面对投资者如潮般的质疑与责难。日前,多位基金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的内生动力、市场结构及内部体制、基金投资范围等存在的缺陷,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他们施展投资能力的空间。

      上市公司缺乏内生动力

      “市场有很多受追捧的公司在业绩或成长性上表现抢眼。但是,很多企业的成长性并不是来源于企业成本的下降,而是源于产品价格的上涨,源于供求关系的变化。”有基金经理如是评价前期涨幅较大的周期性个股。 大盘目前进入低风险区域,但从市场的内在价值看,并未进入同一区域,中国的很多企业面临治理结构及估值的制约。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指出,“如果要求国外的企业家来投资中国的企业,如果只换股权,他们不一定会愿意,他们还要经营权。因为,他们不会将企业交给缺乏效率的管理层。中国目前不缺好的上市公司,缺乏好的管理层。 ”
      还有基金经理把上市公司分为毁灭价值、转移价值、创造价值三类公司。该基金经理认为,市场上大部分公司都在毁灭价值和转移价值,其增长动力并非源于内在的因素,比如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合理的成本控制和产品竞争力等,更多是源自特殊行业保护和产品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上涨等原因导致。

      宏观经济研究浮于表面

      在对此次宏观调控的预测中,有些人士认为这次基金几乎是集体“失足”。一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坦言,“这次下跌虽然有客观因素,但基金公司的研究确实有值得检讨的地方,影响这次市场下跌的深层原因更多的不在于市场内部,而在于非市场因素,但对此基金公司的研究还浮于表面,缺乏深层次的研究。”
      回头看今年年初发布的基金的年度报告,到众多基金对宏观经济都表示乐观的预期。业内人士指出,对此次宏观调控,基金其实已有预见,因为当时已有过热迹象。但政府此次调控力度之大,发力速度之快却始料未及。多数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利多影响会战胜利空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会在短期内结束。这使基金业几乎完全忽略了宏观紧缩一步步逼近,同时也未预计到国债黑洞及德隆系倒塌等事件与宏观调控所产生的共振,使股市调整空间比预期的更大。
      有基金经理坦陈,“我们与基金业一样,都很年轻。目前的基金经理中在1993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时有很多人还在学校读书,这一次调整会对我们整个投资生涯以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

      投资范围过于狭窄

      投资品种相对匮乏让众多基金经理为之苦恼。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国外的基金经理有着广阔的投资空间,可通过不同的市场进行组合投资和众多的金融工具去规避风险。
      “在有限的投资范围里,如何利用应景策略求生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预期下一阶段的市场结构会进一步分化,未来的资金会愈来愈集中到一两百家股票身上,二八定律可能会改为一九定律,集中投资便会导致机构博弈加剧,必将考验各大机构的选股能力,谁先发现谁先受益。”一位基金经理表达了他的现实看法。
      基金经理普遍认为,投资品种和金融工具都相当短缺,整个市场体制尚须改革。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系统性风险依然存在的现实情况下,现阶段基金最好的生存方法便是进行资产配置和波段操作。

      短期业绩比拼太苛刻

      以“净值论英雄”的评价机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金经理的投资操作,甚至职业生涯。据业内人士介绍,某基金经理在钢铁股大幅上扬的前几个月买进,未涨,便下了岗,谁之后来却又一飞冲天。一位曾经担任过基金经理的人士强调指出,“从国外来看,观察一个基金或基金经理的业绩至少三至五年,阶段性的业绩很难说明问题。目前,市场以短期净值为单一评判标准确实不利于客观和持续评价基金经理。”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个时代都会有人脱颖而出,其实各种投资模式都会在某个阶段焕发光彩,也会在某个时期被其它模式比下去。可能在这一阶段价值投资、蓝筹股行情会大行其道,下一阶段成长投资、中小盘股又蔚然成风。”某基金经理指出,市场总是在螺旋式发展,在各个阶段都会有人领一时风骚。基金经理也不会是长胜将军,市场对基金经理应给予多一些理解。(朱晴/证券时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210,050, 栏目计数: 2,118,488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