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2022-09-07)
  • 阿里巴巴香港二次上市 计划筹资100亿美元 (2019-06-27)
  • 国际金价强势反弹创近14个月新高 一季度全球央行对黄金开启买买买模式 (2019-06-12)
  • 世界黄金协会:各国央行购金成推升全球黄金需求重要因素 (2019-06-10)
  • 央行组合拳三连击 稳定外汇市场预期 (2018-08-29)
  • 人民币回调幅度有点大 外资一直在抄底人民币资产 (2018-07-20)
  • 多只分级B两日零成交 基金严防分级B“蝴蝶效应” (2017-05-04)
  • 央行继续锁长放短:755亿央票续发+110亿逆回购 (2013-08-14)
  • 证监会5月新批5家QFII (2013-06-18)
  • 各类机构加快布局前海 多家基金公司布局 (2013-01-18)
  • 美银宣布再减持建行104亿股 (2011-11-15)
  • 可转债配置时机显现 (2011-09-09)
  • 央行多手段匹配机构流动性需求 (2011-09-07)
  • 史玉柱扫货民生银行H股 半月8次买入3816万股 (2011-09-03)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周边市场 >> 汇金·国债·基金·港台 >> 公开信息

    基金调研谨防步入“雷池”

    2004-09-15 09:00



        

         记者  陈赋斌  深圳报道

        “研究创造价值”是至理名言。但对大多数散户而言,基金的调研过程显得很神秘,这种神秘在有些时候与基金公司出色的“黑马”挖掘能力相联系,陡增了人们不少兴趣。而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又往往把调研能力作为一种核心竞争力来看待,并且乐于表现自己在调研方面做出的努力。
        但记者发现,一些基金公司在调研上市公司的过程中,正自觉不自觉地陷入种种误区。

        实地调研=“挖内幕”?

        在不少基金人士看来,进行实地调研往往是其获取上市公司基本面信息的最好方式。
        有两则著名的调研故事曾在业内流传。一则是说当年一名某基金公司的研究员回老家探亲,和一名在当地税务局工作的朋友聊天时,偶然得知当地一家上市公司是缴税大户,资质颇佳。然后马上到公司调研,收获良多,回来就向公司大力推荐。后来该基金在这只股票上获利丰厚,这位研究员因此破天荒地得到了30万元奖金。另一则是说一家西北上市公司在北京开发布会,一大群券商与基金的研究员都欲去企业考察,不曾想地方太偏僻,等走到省城,人员已去了一半,最后只剩一家基金的分析师要求到生产现场实地调查。企业感动了,派经理陪分析师做了10个小时没有窗户的“罐头车”,才到了荒漠一片的实地现场。当然,结局是这只股票为基金资产贡献颇丰。
        这两则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验证了基金调研的重要性,但换个角度,研究员是怎样得出调研结果的,上市公司“感动”后到底给分析师说了什么,却很少有人去深究。一位基金公司的资深研究员曾向记者一语道破天机:实地调研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踩到类似“银广夏”这样的陷阱,但更重要的,是拉近和上市公司高管的关系,以求拿到第一手的经营资料,特别是一些关键数字,诸如当年及次年的业绩估计、新项目投产的时间、实际产能、订单量、毛利率等。“如果没有这些内部的东西,调研报告怎么写得出来?就是写出来公司也不会重视。”
        这个说法在不久前记者的一次上市公司采访中得到了“验证”。当时同行的还有两位调研新建项目的基金研究员。在与公司副老总谈话间,一个研究员毫不讳言的问起了他对当年业绩的“看法”,见副老总面露难色,就转而盘问起项目的产品成本、销售价、成品率、毛利、产能大小等的最新数字,甚至对项目的员工人数、工资拿多少也不放过。如此密集的“进攻”,让这位副老总有些招架不住。研究员事后告诉记者,了解业绩状况是个必须的步骤,如果直接问不到也要通过其它数字来做“间接判断”,去年,他们如此这般成功地推算过一家化工类上市公司的业绩。
        记者问道,“万一企业不说怎么办”?面对这样的疑惑,这个研究员有些不以为然。他说,多想想办法嘛,做得好不好靠公关能力,当然会有差异。对一些比较“含蓄”的上市公司,一定要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办法;如果事先估计上市公司确实有“料”,也可以有意无意地把增仓或者建仓的意图与高管“沟通”,增加信任度。只要多管齐下,调研就一定会打开局面。当然,“调研报告的有效期也不用太长,顶多估到次年,但一定要有关键数据。”

        另类的“用手投票”

        除了打探数字之外,基金也试图进一步发挥其在上市公司的“话语权”。这个说法乍看起来不新鲜,作为流通股股东的“代表”,基金近两年不止一次的在抗衡上市公司大股东的问题上发出强音,典型的有中兴通讯增发H股风波、招行百亿转债事件等。然而,与这些“明招”相比,个别基金在上市公司调研时使的“暗招”,就显得有些变味。
        记者曾亲眼看到过一位重仓某个股的基金代表与上市公司高管之间的“讨价还价”,争论焦点在于该公司的年终分配方案。公司方面不准备进行分配转增,但强调成长的该基金却认为,业绩这么好不送股有悖常理,建议实施“10转增5”的方案。基金代表明确表态,如果企业坚持不送,基金就准备“用脚投票”。
        一位基金经理称,有时这样做是迫于无奈。明知道一家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好,可当年业绩就是得不到体现,或者业绩体现了却没有分送派股支持,都会对市场走势构成影响,这时候公司会考虑利用其重仓地位给上市公司方面施加压力。至于为什么不在股东大会审议分配方案时再提出,这位人士说,主要还是考虑到做出董事会决议与股东大会表决之间还有一段时间,况且到时再提也不一定管用。
        但他又认为,这种做法不能看作是让上市公司在业绩上作假,那样做的风险很大,也没有必要,只需要在利润上做一做调剂就可以了,至于分配方案是“10送5”还是“10送8”,其实都无关上市公司经营的大局。
        尽管说起来有些“轻描淡写”,但基金的要求有时似乎还比较管用。记者从一些长期有基金“驻扎”的上市公司那里了解到,为防基金不满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在年报、半年报等披露前,有时会主动与一些基金股东进行“沟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基金的要求。对此,一位业内人士曾分析说,“好多基金重仓股都会在市场表现突出之后的那个会计年度,进行大比例送配,这种情况其实不能说是偶然。”

        “调研”不能重走老路

        基金在调研上的这些做法,对市场游戏规则显然带来了新挑战。但奇怪的是,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被称为新型机构投资者的基金,似乎都没意识到他们正在迈向“雷池”。调研到底应如何进行,调研中的“度”应该怎样把握,调研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这些问题值得反思。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是否又将踏上“与庄共舞”的老路,也令人关注。
        可以肯定的是,在一些“调研成果”的获得方式上,基金目前正受到来自市场越来越多的质疑:基金公司的研究员们忙不迭地去上市公司打探数字,了解内清,是否违反了证券市场的信息对称原则?基金承诺在先期获得内部经营数字后进行建仓或增仓,在某种程度上“恰好”迎合了上市公司或其个别高管的某些利益需要,这是否算得上是内幕操作?同样,基金挟重仓之勇,在业绩及分红送配等方面先一步介入,而不顾及有关程序,恐也有操纵之嫌。显然,尽管同属流通股股东,但基金和散户投资者之间的搏弈关系是始终存在的。对于那些为了数千甚至数百股而悲喜莫定的散户投资者来说,这种种的不“对称”或“不公平”,使搏弈的天平从一开始,就已发生了不应有的倾斜。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在一轮下跌之后,对调研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为了贯彻“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加大研究人员调研的积极性,一些基金公司已经明确制定了一套奖励政策,其目的就是要让研究人员更加干劲十足,多出调研成果。
        强化调研的初衷无疑是对的,但“重赏之下”的调研会怎样进行就令人担心。我们不希望,规模越来越大、声音越来越响的基金,又走上“庄股时代”某些机构的老路;我们同样希望,处在调研潮中心的上市公司,能够不迷失自己的责任。(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265,543, 栏目计数: 2,125,940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