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2022-09-07)
  • 阿里巴巴香港二次上市 计划筹资100亿美元 (2019-06-27)
  • 国际金价强势反弹创近14个月新高 一季度全球央行对黄金开启买买买模式 (2019-06-12)
  • 世界黄金协会:各国央行购金成推升全球黄金需求重要因素 (2019-06-10)
  • 央行组合拳三连击 稳定外汇市场预期 (2018-08-29)
  • 人民币回调幅度有点大 外资一直在抄底人民币资产 (2018-07-20)
  • 多只分级B两日零成交 基金严防分级B“蝴蝶效应” (2017-05-04)
  • 央行继续锁长放短:755亿央票续发+110亿逆回购 (2013-08-14)
  • 证监会5月新批5家QFII (2013-06-18)
  • 各类机构加快布局前海 多家基金公司布局 (2013-01-18)
  • 美银宣布再减持建行104亿股 (2011-11-15)
  • 可转债配置时机显现 (2011-09-09)
  • 央行多手段匹配机构流动性需求 (2011-09-07)
  • 史玉柱扫货民生银行H股 半月8次买入3816万股 (2011-09-03)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周边市场 >> 汇金·国债·基金·港台 >> 公开信息

    千亿股市调节基金正在酝酿 监管层问计顶级投行

    2004-09-23 09:11





      近日,证监会、财政部拟设1000亿元股市调节基金的消息不胫而走。
      在近期各种利好消息的不断刺激下,股市节节攀升,连收五根阳线之后,调节基金的探讨有望给市场再注入一针强心剂。
      1000亿元调节基金  
      9月16日,一位接近上海金融办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证监会与财政部正在协商设立1000亿元股市调节基金。
      设立股市调节基金的主要目的是稳定市场,在市场低迷时入场操作。据悉,相关的研讨工作一直低调进行,有关部门已经几次对调节基金进行讨论。
      据东吴基金人士介绍,从海外市场来看,类似稳定市场的基金不乏先例。
      1990年5月,韩国政府设立过“股市安定基金”,当时基金规模为4兆韩元(约59.2亿美元),占其股市总市值的4%。
      1998年8月,为应付国际对冲基金的巨大冲击,我国香港特区政府曾动用港府的外汇基金,强力在现货与恒指期货市场上干预,以1180亿港元购入恒指成份股。此外,我国台湾地区2000年1月也设定了5000亿元新台币的“安定基金”。
      上述人士表示,在目前阶段,设立调节基金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首先,调节基金是由证监会和财政部共同发起设立,1000亿资金来源的渠道需要明确。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中央财政收入状况良好,而且2004年经全国人大批准的国债发行总规模为7022亿元。由财政拿出1000亿元作为调节基金虽然对于财政有压力,但还是有可操作性,而目前通过其他渠道筹措调节基金的可能性更小。
      东方证券人士建议,除了1000亿基金来源基本上由财政部出资的方案,证监会应该尝试其他渠道筹集资金。
      以韩国为例,“股市安定基金”来源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机构投资人、上市公司。在台湾地区,则以公、民营事业股票作担保向金融机构借款,并借用劳工退休保险基金、邮政储金、公务人员退休抚恤金等,筹集5000亿台币。
      其次,新设立的1000亿股市调节基金如何运作管理还有待确定。
      在调节基金设立之后,由谁管理,怎样管理也让财政部、证监会头疼,毕竟调节基金与社保等基金性质不一样。
      社保基金由社保基金理事会来运作和管理,在安全运作的前提下保值、增值,入市规模只有不到200多亿元。而股市调节基金的性质是在股市剧烈波动时期平抑股价,并不以增值为根本目的,而且基金规模更大,社保基金的模式并不适用。
      1992年深圳证券调节基金由深圳市财政局、体改委、监察局三方派代表组成管理小组,由财政局委托证券商代理。遗憾的是,这只调节基金并没有真正运作起来。
      合规资金入市是长期利好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由于设立调节基金需要综合确定的因素比较多,在目前的情况下,设立调节基金还需要充分的磨合。
      但股市调节基金的作用则得到大多市场人士的认同。
      有海通证券人士表示,“股市调节基金将起到示范作用,在市况低迷时,调节基金入场可以活跃市场气氛,激发投资者积极性。”
      从过往经验看,股市调节基金的入市的确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1990年,深圳证券市场面临崩盘,最终由财政及金融机构出资2亿元救市,使股市恢复。
      而据介绍,台湾地区的“安定基金”也曾多次入市干预,并在稳定市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市场不成熟或者受到较大冲击时,调节基金有其存在必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股市调节基金只是短暂行为。
      韩国“安定基金”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基金难以调节市场,在1997年10月停止运作。香港特区政府在利用外汇基金救市后也表示,只此一回。
      据介绍,深圳市场1992年设立的调节基金遭遇比较大的阻力,更是没有运行。
      1999年,央行、证监会、财政部就曾有分别设立三只调节基金动议,后来在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起来后,市场有了稳定的机构投资者,有关建议也就搁置起来。
      华安基金人士分析,虽然短期内调节基金难以实际参与到市场当中,但证监会传递的信息非常重要:鼓励合规、长期资金入市,利用稳定的资金避免市场的波动。
      据悉,9月上旬,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鼓励合规资金入市专题工作小组”已初步完成相关制度起草工作。
      小组由证监会、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央行、银监会、保监会、社保基金理事会等七大部门联合,为长期资金直接入市做好制度安排。
      七部委工作小组主要由证监会基金部牵头,据华夏基金高层透露,2004年9月15日,包括华夏基金、华安基金在内的几大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在京参加了专题小组的首次探讨会议。
      树立长期投资的信心、尽快解决证券市场的问题在会上得到认同。会议确认,长期资金的内容包括社保、银行、保险、企业年金、QFII、证券投资基金等。
      一参会人士表示,合规资金入市的潜力非常大,各部委的协调工作正有效进行。如保险资金现有的入市资金规模就将达到500亿元。
      9月15日,央行已经召集了国有商业银行负责人,讨论商业银行如何发展基金业务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问题。
      银行的介入将改变市场格局,华安基金人士认为,从货币市场基金看,华安现金富利的规模从40多亿在9个月的时间内突破110亿,从中可以看出银行资金入市的潜力。
      几乎同时,外管局同时批准3家QFII分别增加2亿美元投资额度,使得QFII资金规模达到20亿美元。
      社保基金选秀、企业年金都在推进,如果合规资金入市能够有效落实,机构投资者真正成熟起来,股市资金将非常活跃。
      据悉,虽然会议期间并没有公开讨论股市调节基金,不过,一位参会人士表示,在市场低迷的时候,股市调节基金应该起到导向作用。
      “治标”与“治本”  
      据悉,在股市跌破1300后,证券市场引起震动,证监会“救市”会议不断。
      9月10日,证监会就紧急召集几大券商研究部负责人赴京开会;
      9月12日,倍感压力的证监会又召集数家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负责人再次紧急磋商。
      13日下午,证监会要求部分大型券商老总和基金公司老总参加了一个高级别的内部会议。知情人士透露,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目前股市的对策”。
      9月14日、15日,证监会再次连续两日召开紧急内部会议。
      会上,有关短期救市措施的建议频频出现,如降低印花税率、增加QFII额度,以及简化投资手续、支持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等。
      在9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要求抓紧落实国九条,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利好消息及其他利好的刺激下,股市连续放量大涨。
      但指数上涨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制度建设仍是证监会的心头之痛。
      对此,联合证券一位高层认为:在市场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依靠利好政策救市不能解决股市的根本性问题,甚至可能是饮鸩止渴。
      券商的业务风险问题依然存在,股权分置的问题也没有解决,股市的虚荣可能留下了隐患。以降低印花税为例,虽然给投资者赢利提供更多的差价,但同设立调节基金一样,只是表明管理层的态度,导向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据悉,9月21日,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业协会召集包括摩根大通、荷兰银行、美国保德信、法国兴业在内的10多家全球顶级金融机构高层在京共商“机构投资者、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大计”。
      受到邀请来参会的,主要是目前已经开业的合资基金公司外方股东高层,如摩根大通、荷兰银行是亚太区总监,保德信则派来了全球负责投资的副总裁,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外资金融机构如此高级别的集体会议,并不多见。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副主席桂敏杰都到会,并邀请全球金融机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建议。据悉,到会的每家金融机构都作了15分钟左右的发言,主题是探讨怎样解决中国股市的实质性问题,如何发展机构投资者等。
      在政策利好频频出台,指数飞涨的同时,证监会同样非常清楚必须借鉴海外经验,进行制度建设并长期发展的思路,一位市场人士分析,证监会要求外资参会人员在国内没有任何职务,强调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股市能否最终长期走好仍将取决于制度建设的突破。上述人士认为,与救市会议不同,在这个时候,证监会召集全球金融机构,探讨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显得非常必要。 (21世纪经济报道/汪涛)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212,164, 栏目计数: 2,118,540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