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2022-09-07)
  • 阿里巴巴香港二次上市 计划筹资100亿美元 (2019-06-27)
  • 国际金价强势反弹创近14个月新高 一季度全球央行对黄金开启买买买模式 (2019-06-12)
  • 世界黄金协会:各国央行购金成推升全球黄金需求重要因素 (2019-06-10)
  • 央行组合拳三连击 稳定外汇市场预期 (2018-08-29)
  • 人民币回调幅度有点大 外资一直在抄底人民币资产 (2018-07-20)
  • 多只分级B两日零成交 基金严防分级B“蝴蝶效应” (2017-05-04)
  • 央行继续锁长放短:755亿央票续发+110亿逆回购 (2013-08-14)
  • 证监会5月新批5家QFII (2013-06-18)
  • 各类机构加快布局前海 多家基金公司布局 (2013-01-18)
  • 美银宣布再减持建行104亿股 (2011-11-15)
  • 可转债配置时机显现 (2011-09-09)
  • 央行多手段匹配机构流动性需求 (2011-09-07)
  • 史玉柱扫货民生银行H股 半月8次买入3816万股 (2011-09-03)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周边市场 >> 汇金·国债·基金·港台 >> 公开信息

    求解商业银行资本约束之痛

    2005-01-31 08:55




        记者 吴育平

        据银监会初步统计,2004年年度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31.49万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3.6%,远高于2004年全年9.5%的GDP增长速度。

        繁荣的背后是对资本金的不断侵蚀。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商业银行只能通过规模扩张实现发展,但由于盈利能力较弱、拨备水平较低,贷款增幅越快,意味着资本的消耗越快,改善盈利模式迫在眉睫。对商业银行而言,未来始终存在强烈的“资本约束”之痛。

        资本约束痛不可挡

        银监会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最迟要在2007年1月1日达到最低资本8%的要求。在此前的过渡期内,各大商业银行要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资本充足率分步达标规划。如果没有充足资本,商业银行将在业务及机构拓展等各方面遭遇掣肘。

        对于已经或者准备上市的商业银行而言,除了来自监管的压力外,还需正视来自股东及市场的约束力量。数据显示,国际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银行要求的资本回报率一般在10-15%,远远高于银行存贷款的利率。此外,上市银行的股东既希望回报率高,但又不希望银行不断融资,因为融资会使股本摊薄,这点在国内已上市银行过去不断传出的融资风波也可见一斑。

        市场也将对商业银行产生天然约束。为了规避风险,社会公众一般都高度关注自己存款的安全,在理性的指引下必然会将目光投向资本充足率稳健的商业银行。在此情况下,资本充足率高的商业银行会得到市场的追捧,反之则将遭到淘汰,严重的甚至会触发挤兑。

        可以说,来自监管、股东及市场三方的压力,构成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硬约束。在此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本困境。要想摆脱资本的约束,进入发展的自由阶段,商业银行能走的无非是依靠外力及苦练内功两条道路。

        想说借力不容易

        不同银行有着不同“借力”渠道,对于非上市银行来讲,仅有次级债一条出路。此法虽然简便易行且不会摊薄股本,但商业银行的财务成本却会因市场供求矛盾日益上升,“附属资本不能超过核心资本100%”及“次级定期债务不能超过核心资本的50%”的双重限制,也决定了通过此途径获得的资金规模有限。

        对于已上市银行而言,目前获得资金的途径略广,包括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及海外上市等四条途径。对于增发,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即使获得审批也将面临市场多方诘难。在新的规定下,增发还必须获得出席股东大会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方可实施,也客观制约着银行增发冲动。配股,不单要摊薄股本,且受到10配3的常规限制,加之通常会有股东放弃认购,能实现的融资额较小,难以满足银行资本补充要求。对于海外上市而言,由于国内A股与国际上价格尚有一定差距,也将引起国内股东尤其是流通股股东及部分法人股东的反对。可转债尽管相对可行,但也面临与次级债类似的尴尬。

        从时间上看,在国内对于资本市场融资仍有较多管制的条件下,上述四条途径也均有困难。有关法规明确规定,两次融资的时间间隔需要一个完整会计年度。从通行经验看,国内资本市场融资的整个完成过程,IPO需要两至三年,再融资也要一至两年。

        资本市场的承受能力也远远满足不了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庞大胃口。2003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的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5.75%。如果按照新的口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主要银行的资本缺口将达到2.4万亿元。证券市场从1991年到2004年6月,总的筹资金额为10989亿,平均每年仅800多亿。最近五年间平均每年筹资1360亿。即使未来年均筹资会有所增长,也只是杯水车薪。对于次级债,保险公司的认购上限约为1600亿,商业银行交叉持有的最大规模为2000亿,加上其他机构次级债,最大市场容量也仅为4000亿左右。

        求人不如求己

        商业银行恐怕只能更多地通过苦练内功来提升对资本的依赖。

        首先应该建立正确的风险资本概念。银行资本最基本的功能即是抵御风险。商业银行须通过对风险资本的度量和配置,有效引导业务发展方向,实现最优化的收益风险组合。

        其次是加快银行业务重心的转变,即由对公贷款转向对私为主的零售业务。现有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务中,零售业务份额通常都在50%以上。花旗银行集团以个人为主的全球消费者集团、全球资本管理集团及私人客户服务集团的利润占该行总利润的69%。汇丰控股以个人客户为主的个人金融服务集团和私人银行集团的利润占全部利润的46%。

        事实上,发展零售业务也是应对资本约束的理性选择。相对于对公批发业务,零售业务具备诸多不可比拟的优点。首先是风险权重较低。按照银监会公布的新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公贷款风险权重一律为100%,而消费信贷的风险权重为50%。即是说,如果做零售业务,同样的资本金可做两倍的业务。其次是资产质量较高。零售业务只要银行把关严格,将可以大大减少其中的风险。此外,零售业务涉及广大公众,对于提升银行的社会效应也作用不小。

        可喜的是,目前不少具有超前意识的商业银行已意识到了这点。招商银行2004年底便明确提出要实现战略转型,并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实现收入多元化。深发展新任“洋行长”韦杰夫也提出要平衡对公金融与消费金融的比例,并大力发展信用卡、房贷等零售业务。中间业务一直领先于行内的中国银行日前也传来喜报:2004年银行卡业务实现收益12.5亿。

        在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日期日益迫近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及早转变自身经营理念及增长模式,才能有实力与国际对手过招。(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133,648, 栏目计数: 2,113,407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