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资产大涨之后,基金管理人可能调整2004年投资思路
新年伊始,各机构又重新回到起跑线上,是坚守旧阵地还是另辟新战场,基金都必须有所侧重。业界对今年投资总体形势普遍的看法是———2004年的投资将比2003年更复杂且操作难度更大。
从去年年末至今,在全国各地券商和研究机构举行的2004年投资报告会上皆可看到基金经理们活跃的身影。对于市场各方人士所提出的关于今年走势的不同看法,曾引领了2003年股市的基金管理人均给予了相当的重视。据了解,日前一家QFII在深圳举行的2004投资研讨会,原预计约有30多位基金经理参加,而让主办方感到意外的是,实际到会人数竟然超过了80人。
经历了2003年的价值投资以及2003年末的核心资产疯狂上涨后,基金管理人在2004年如何处理手中的重仓股?市场所担心的“蓝筹泡沫”和由“价值投资”向“价值投机”的转化会不会发生?这些都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基金经理公开言论来看,对手中持有的重仓资产,部分基金经理仍然坚持看好。如,博时公司一如既往地看好汽车股,而一些有色金属股仓位较重的基金坚持看好资源类企业。从基金分红情况看,部分基金确实可能存在坚守重仓股的情况。
数据显示,2003年基金整体净值增长率高达20%,而整体分红却不如人意。净值增长率与分红比例的差距较大,除了有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原因外,基金经理未将上涨较多的股票获利了结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确实,在承认2004年将会出现“蓝筹”分化的同时,一些基金经理仍然坚持看好2003年上涨非常大的一些股票,如上海汽车、山东铝业、南方航空等。他们认为,虽然2003年这些股票已有不小的涨幅,但由于这些公司未来业绩将会有持续增长,股价持续走强是有业绩支撑的。
然而,基金也不得不面对一些实际的难题。首先,有价值的股票如何吸引后来者?市场观点认为,价值发现在某种程度上与庄家做庄相似,所不同的是,庄股的上涨靠庄家自已来推动,而价值发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要有后来者的认同。基金核心资产在经历了巨幅上涨后,还能不能吸引后来者?这一客观事实促使基金不得不思忖另辟投资领域。
而另外一个可能导致基金持仓结构和另辟战场的因素是增量资金。业内资深人士介绍,元旦假期结束后,基金公司就开始迎来了净申购。这些资金一部分是新增资金,另一部分则是从债券基金转到股票基金中来的。以易方达基金公司为例,该公司旗下两只开放式基金———易方达平稳增长和易方达策略成长打开申购后,在一天内,申购总额达1.6亿元。而自去年12月30日后的4个交易日,两基金的申购总额则达4.57亿元。基金管理人将如何处理这些新增资金?是继续堆积在2003年的核心资产上,还是另寻目标?
事实上,基金管理人也在尝试开辟新战场。近期,上海和广州的两家基金公司不约而同地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息:关注中小盘股,更有基金公司已开始申报中小盘股基金的材料。然而,基金开拓新战场也并非易事。一来,基金资金过于庞大,一般的股票很难容纳,进去容易出来难;另一方面,经过了2003年的“跑马圈地”后,具有投资潜力的股票要么已有不小的涨幅,要么就是有其他机构“埋伏”其中,基金此时介入谈何容易。
无论如何,新年伊始,各机构又重新回到起跑线上,是坚守旧阵地还是另辟新战场,基金都必须有所侧重。在这个战略高于策略、选股重于选时的市场,胜败也许就在一念之间。业界对今年投资总体形势的普遍的看法是———2004年的投资将比2003年更复杂且操作难度更大。 (记者 唐健/证券时报)
|